新闻动态

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成功举办
2017-12-17 07:41:43      来源:泉州网

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火热举行

以脚丈量古城巷弄 用心体验海丝文化

【直播泉州】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

泉州网12月17日讯 (记者殷斯麒)备受关注的“穿越古城 探寻海丝”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昨日火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13位参与者齐聚古城,共赴一场城市徒步盛会。

作为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的核心项目之一,本届古城徒步活动以泉州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古城巷弄为特色,以海丝侨乡为纽带,结合泉州多元宗教文化特点,是全民参与的人文徒步活动,旨在打造海丝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交流的平台。据了解,此次徒步活动5013个名额免费向公众开放报名。共报名14441人,参加者年龄10岁至65岁。最终参加人员根据公开摇号产生,其中省内4051人,省外及国外962人。活动分6公里体验、25公里经典、50公里挑战3条线路,路线沿途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历史韵味深厚,充分展示了泉州古城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昨日,古城徒步穿越活动的参与者穿过市区西街。 (许兆恺 摄)

昨天上午,虽然微雨扑面、寒意袭人,但众多报名参加活动的市民、游客仍热情高涨,准时“赴约”。50公里组7点出发,25公里组8点出发,6公里组9点出发,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穿越古城 探寻海丝”热潮。雅典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领走25公里路线,2000年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冠军邱波辉领走6公里路线。身穿不同颜色服装的队员穿梭在古城街巷里,成为当天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昨日,逾5000人从泉州府文庙出发,开始古城徒步穿越之旅。 (张九强 摄)

2016年6月,我市举办了首届古城徒步活动,受到热捧。一年来,民间掀起古城徒步文化深度游热潮,给古城增强了活力,重新唤起年轻人的保护古城意识,进一步活化了泉州古城。主办方表示,第二届古城徒步活动延续首届活动的“穿越古城”主题,植入丰富的人文活动体验和本土元素的非遗表演,举行神秘铺境文化展示,让古城文化传承落地。同时还将中心市区的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开元寺和老君岩、圣墓等7处古泉州(刺桐)史迹申遗点,与古城特色古街巷由点串线连接起来,让参与者领略古城街巷肌理、探寻古城历史底蕴。希望通过徒步活动,让更多人更加了解这座千年古城的内涵和故事,感受泉州独特的文化韵味。

“穿越古城 探寻海丝”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由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泉州市旅游局、泉州市体育局、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鲤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穿越刺桐城 聆听海丝韵

——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 徒步穿越活动成功举办

昨日上午,参加6公里体验路线的徒步队伍浩浩荡荡从府文庙出发(陈晓东 摄)

昨日,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在中心市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分为6公里、25公里、50公里三条路线,以“穿越古城 探寻海丝”为主题,植入丰富的人文活动体验和本土元素的非遗表演,举行神秘铺境文化展示,让参与者在穿越中探索千年的多元文化,在红砖白石的巷弄里寻访历史的痕迹,收获全新的徒步体验。

6公里体验路线

6公里体验路线共有2007人报名,其中男性753人,女性1254人。路线从府文庙出发,沿途可参观观东巷、新府口、玉犀巷、中山中路、通政巷、会通巷等古街巷。

身着传统服饰的蟳埔女参赛团队 (许雅玲 摄)

30名蟳埔女组队

身着传统服饰格外亮眼

在满是身着荧光绿、天蓝色和明黄色T恤的徒步队伍中,头戴鲜花装饰、身着传统服饰的30名蟳埔女格外抢眼。队长黄丽泳抱着小小蟳埔女笑着介绍这支特殊队伍:“我们一行30人,有专业模特、蟳埔村阿姨、公务员、孩童,年纪最小的2岁,最大的53岁。”

冬日清晨,带着微微凉意。府文庙一侧的茶馆前,黄丽泳和队友们相互给对方梳着蟳埔女传统发型,并戴上凌晨4点钟刚从集市上买回的鲜花。“蟳埔头饰繁复,梳个头大约需要20分钟”,为了能赶上9点钟的6公里体验线路,黄丽泳和队友们起了个大早前往府文庙做准备。

戴上漂亮的鲜花头饰,穿着靓丽的传统服饰,蟳埔女吸引了往来的参与者驻足合影留念。“我们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蟳埔女,了解蟳埔女,”黄丽泳说,“参加古城徒步活动,大家都很兴奋,用脚步丈量古城,亲身感受古城文化,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期待明年能够挑战25公里线路。”

泉州RH阴性血型志愿服务队

徒步路上不忘献血救人

在昨天6公里体验线路中,有一支特殊的4人徒步队伍——泉州RH阴性血型志愿服务队。在徒步过程中,他们就遇上了需要献血救人的大事。

昨日上午9点多,当徒步队伍途经关帝庙时,队员陈志达接到RH阴性血型爱心微信群的求助:“市区两名正在医院救治的RH阴性血型患者急需熊猫血。”“两名患者一名是B型熊猫血,一名是A型熊猫血,我正好是B型”,二话不说,陈志达和队友们忙赶往文化宫献血车。最终,其他几名队友因血型不符没能献血,符合条件的陈志达献血400ml。

献血之后,陈志达和队友一起继续完成了6公里的体验线路,“参加徒步游古城,让我们对泉州的古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徒步活动,呼吁更多人加入公益事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本社东南公益团队

志愿讲解员获市民点赞

在徒步方阵中,有一支队伍显得特别活跃,他们就是由本社东南公益协会组建的东南公益徒步团队。

据团队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东南公益共组建了3支队伍,30名伙伴分别报名参加6公里和25公里线路的徒步活动,宣传海丝文化。其中,本社热心读者、泉州首批古城讲解员、东南公益协会理事蔡永怀,在6公里的体验线路上,一路为参与者们介绍沿途人文景点和古城掌故,精彩的讲解引来众多徒步市民的围观。此外,东南早报新媒体还对他的讲解进行了视频直播,得到众多市民点赞。 (记者颜雅婷)

25公里经典路线

25公里的经典路线参与人数最多,共有2505人。其中,男性1248人、女性1257人,18—20岁56人、21—40岁1814人、40—55岁635人。路线从府文庙出发,沿途可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李贽故居等景点。

徒步队伍经过清净寺(李祖耀 摄)

外国友人喜欢泉州

徒步25公里体验古城文化

在25公里的人群队伍中,来自非洲塞内加尔的外国友人Madina引人注目。在华侨大学读大四的她,偶然得知古城徒步活动,于是怀着兴奋的心情和朋友马上报了名。“很喜欢泉州,但对泉州还不够了解,尤其是古城文化。这次有机会通过徒步的方式,让我更深入了解泉州这座充满文化气息、拥有独特魅力的古城,觉得很开心。”Madina说,坚持走完25公里,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体验。

本土文创团队

带“鸡”参赛引人注目

“让古城文化更funny!”喊着这样的口号,蔡景深和公司“翻你泉州”的小伙伴组队参加了这次活动。有趣的是,他怀里抱着一只造型逼真的玩偶鸡,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回头率很高。

蔡景深告诉记者,“翻你泉州”是一家专注古城文化的公司,他们连续参加了两年的徒步游,“这次觉得最大的惊喜在于与泉州本土文化联系紧密,推出了‘万国商’‘铺境’‘泉州文创空间’三大板块,让大家在徒步的过程中了解泉州文化,也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更有利于古城文化的传播”。中午在西湖公园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都淋湿了,“虽然中途淋湿,但是我们队里没有一个人说要放弃,都坚持走完全程,这是和小伙伴们的一次难忘的旅程”。

母子一起参加徒步活动(张九强 摄)

一家六人齐出动

品尝古早味小吃感受古城变化

来自安溪的王先生,带着自己的父母和妻儿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父母已经59岁了,听说有这么个活动坚持要报名,也很幸运被抽中,算是圆了一个心愿。”王先生说,他们来参加的目的在于逛吃逛吃,以前也没有好好走过古城,没有仔细观察过古城沿街的店铺,没有认真品尝过藏在街头巷尾的古早味美食。“感觉古城变化特别大,跟我小时候的印象大不相同。比如西街,多了很多文创店铺和古早味小吃,传统与创新结合让人眼前一亮。另外,我们还发现了很多由传统的红砖古厝改造而成的民宿,很有泉州特色。”

参加徒步活动的亲子团队(李祖耀 摄)

根据规则设置,每队都要求有环保监督员,严格遵守环保理念,确保人过不留痕。王先生的女儿涵涵当起了队里的环保监督员,一路上不断提醒大家不要乱丢垃圾。“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对不能随手乱扔垃圾有更深的认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王先生笑着说道。 (记者殷斯麒)

身着白色外套的徒步队员与表演团队互动(许雅玲 摄)

传统味十足 众人争围观

表演

昨日,由鲤城区浮桥街道表演团队带来的闽南传统民俗拍胸舞、火鼎公婆、“驴子探亲”等表演在古城大街小巷精彩上演,为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参赛队员围观、拍照。

在威远楼,记者遇到了“驴子探亲”表演团队,70岁的领队兼表演者傅素娥告诉记者,此次浮桥街道共组织4支表演团队为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助兴。她带领的“驴子探亲”表演团队共有6人,年龄从30多岁到70岁不等,都拥有十多年的表演经验,去年还参加了央视春晚泉州分会场演出。

据傅素娥介绍,“驴子探亲”又称“骑驴探亲”,最迟在清末民初的民间社火“妆人”表演中已经出现,是泉州城乡重大节庆踩街游行不可或缺的民间舞蹈之一,广泛流传于泉州各县(市、区)以及厦门、漳州及台湾等地区。这一表演形式是如何出现的呢?传说,古时候有一对老夫妻,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从小视若掌上明珠。转眼到了婚嫁年龄,有一位媒婆将这个独生女儿介绍给一个地处三里之外的秀才。老夫妇对这个未来女婿不了解,欲对他进行窥探。聪明的民间艺人由此编出了老夫妻前往秀才家路上的一段表演,取名为“驴子探亲”。

该团队在表演时,一些参加徒步活动的市民朋友也加入到表演中,跟着傅素娥舞动起来,颇为热闹。还有不少市民拿起手机录制小视频发到朋友圈,展示闽南传统民俗的魅力。 (记者许雅玲)

50公里挑战路线

相较于6公里体验路线和25公里经典路线,全程50公里的挑战路线,显得更为专业和更具难度。更多错综复杂的小巷子、更有挑战性的清源山山路以及对体力耐力更高的要求,让该路线精彩程度更胜一筹。昨日上午7点,501名50公里路线挑战者从泉州府文庙出发,经历了6—10个小时的鏖战,陆续完成赛程。

50公里路线首个登上清源山的选手李保勇到达源和1916盖章点。(林书修 摄)

60岁“赤脚大仙”再出发

寄语“让世界欣赏泉州”

在50公里路线的挑战者中,一名满头白发、手上举着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光着脚丫的老人格外显眼。这名挑战者是来自南安金淘、现年60岁的吴佳色老人,因为常年赤脚锻炼,他被身边的人戏称为“赤脚大仙”。

吴佳色告诉记者,去年因为年龄限制,他很遗憾没有报名成为首届泉州古城徒步穿越的“正式挑战者”,只能跟着大部队进行“跟随跑”。今年,在主办方的邀请下,吴佳色徒步泉州的愿望终于实现。“我参加过182场马拉松比赛,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身体一直都很好!”

此次吴佳色和南安长跑协会的成员们一起组队,对于50公里徒步,他显得信心十足,在徒步过程中,还带上了“让泉州走向世界,让世界欣赏泉州”的标语。他说,泉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城到处都是宝,希望借此次活动,能为家乡的宣传助力。

在指定的地点盖章纪念(陈晓东 摄)

徒步爱好者

对路线规划赞赏有加

“我们是从漳州过来的,为了早点起床参赛,提前一天就来泉州了!”昨日上午6点左右,天还没亮,从漳州赶来参赛的杨雨晴就叫上队友们准备入场。杨雨晴告诉记者,他们的队员主要来自漳州和泉州,相似的文化让他们见面就很亲切。而取“战神”如此霸气的队名就是为了激励队员们不畏艰难,完成挑战。

杨雨晴说,去年她就参加过首届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活动,当时就被泉州古城“古香古色”的建筑和历史迷住了。作为曾经攀爬过卡瓦格博峰和珠穆朗玛峰的“背包客”,杨雨晴也曾参加过全国各地的徒步活动。她对此次50公里的路线规划赞赏有加,“我喜欢游山玩水又带有一点点挑战的线路,50公里路程中,有古城、小巷、清源山、西湖,这些景色都值得细细品味”。杨雨晴笑着告诉记者,她事前研究了一下路线,发现沿途有不少泉州小吃,走到哪里都有补给品,不用担心路线长带来补给问题了。

专注挑战线路

50公里路线让人兴奋

昨日上午10时30分,在50公里徒步路线的清源山天湖,迎来了第一位挑战者。守在入口处的保安惊呼:“没多久前,才得到有选手到达山下的消息,这会儿就已经到了,这登山的速度也太快了。”而不一会儿功夫,挑战者就从南台岩下山,完成盖章。在清源山的下一个盖章点——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记者才追上了这名速度奇快的挑战者。

这名挑战者名叫李保勇,是丰泽公安的一名特警,而和他一起组队的另外4名队友,也都是人民警察。“平常大家都经常锻炼,这次也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李保勇笑着说。

和李保勇一样,在50公里徒步的挑战者中,不乏准专业选手。虽然活动并不设名次,不少挑战者当天下午1点左右就陆续到达终点。25岁的吴培钦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因为喜爱户外运动,比赛的前一天他就按捺不住激动,从晋江赶来泉州市区,在起点附近扎了个帐篷,为的就是不耽误起早参赛。“我很喜欢泉州老城区的寺庙。”吴培钦笑着说,不过50公里的挑战线路让他更为兴奋,“第一次完成50公里的挑战,成绩不错,很开心”。 (记者林书修)

影响

本社新媒体直播 微信“朋友圈”刷爆

昨日,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的信息几乎刷爆了泉州人的微信“朋友圈”。本社泉州通客户端、泉州网、东南早报官方微博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视频直播服务,带领大家线上体验徒步路线,同“步”分享精彩瞬间。

“今天是本人从事非专业摄影工作以来最累的一天,估计我帮超两千人拍照。”中心市区华侨新村五排五号的老板巧巧在“朋友圈”如是说。华侨新村五排五号是此次古城徒步穿越活动路线中设置的8个文创空间签到点之一,根据活动规则,参赛团队到达该签到点后,整个团队要在“为古城干杯”的布景前一同拍照,并发送图片到朋友圈即算打卡成功。从巧巧推送的图片可以看到,参赛团队纷纷站在布景前举杯留影,好不热闹。

“穿越刺桐古城,探寻海丝风情。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魂留乡愁。”市民苏先生将徒步过程中拍下的几张古城市井生活照片配上小诗,一同发到“朋友圈”,收到不少“点赞”。市民吴先生则带领团队一边徒步古城一边品尝美食,在“朋友圈”里晒出九张队员吃美食的图片,笑称“成功吃出重围”。

更有许多网友在本社泉州通客户端的直播链接留言,网友“平淡方方”为沿途的民俗表演点赞,表示“很有仪式感”。昨日中午下起小雨,网友“树知风”留言:“微雨徒步,有意思”,更有网友将这场雨称为“浪漫的小雨”。 (记者许雅玲)

“市井十洲人”穿越到活动现场(陈晓东 摄)

“市井十洲人” 穿越到现场

阿拉伯人、波斯人、欧洲人……在昨日的古城徒步穿越活动出发现场,一群身穿礼服的“古代外国客商”款款走来,吸引众多市民纷纷上前合影。

“这是‘穿越’了吗?”“你们是参赛选手吗?”现场的市民纷纷问道。“我们是泉州歌舞剧团的演员,主办方邀请我们参加6公里的体验路线!”泉州歌舞剧团相关负责人丁天福笑着说,这些“外国客商”就是之前在海艺节开幕式上《市井十洲人》短剧中的演员,“古代泉州就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情景,这次外国客商们玩‘穿越’,与活动的‘穿越古城 探索海丝’的主题契合,大家都觉得挺有趣的。”(记者林书修)

摄影文献展引发关注

古城徒步穿越活动路线经过中山路,不仅“火”了这条全国历史文化名街,也带“火”了中山路沿线的古建筑。记者昨日经过位于中山中路345号的陈光纯故居时,就发现不少参赛队员在此参观、拍照。

走进陈光纯故居,“重访1926”的摄影文献展正在展出。1926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厦门大学特派三人前往泉州探访古物古迹。这三人分别是中外交通史专家张星烺,考古学家、古陶瓷专家、摄影家陈万里,时任厦门大学欧洲哲学教授的德国人艾锷风。“重访1926”从文本解读切入,结合泉州年轻人黄强收藏的老照片,用文献展的方式,勾勒出91年前的那一段中外知识分子的学术之旅,及其所引发的历史想象。

参赛队员魏朋说,他虽然是老泉州人,但平时经过中山路都是匆匆走过,很少走进旁边的小巷仔细看看。“这次参加徒步活动,看到好多人从这里走进来,就跟着进来,没想到别有洞天。”(记者许雅玲)

围着红色围巾的许馨月用心讲解古城 (游怡冰 摄)

小小讲解员 热爱讲古城

“东塔和西塔,生出来的一个小塔,就是定心塔。因为东西塔原为木塔,后易木为砖,易砖为石,而定心塔是砖结构的,所以说定心塔是东西塔生出来的……”昨日,在古城徒步穿越活动中,11岁的讲解员志愿者许馨月用孩子奇幻的想象力,为大家带来了一次奇妙的古城之旅。讲解看似天马行空,却让大家增加记忆点,这不,许多参赛队员一下子就记住了东西塔几经修造的材料更迭史。

活动中下起小雨,冷了许多。馨月戴起红围巾,继续为大家讲解。她并不是一味背诵,面对徒步者、游客随机的提问,她应答自如,落落大方。“裴巷里原来有一座裴仙公宫,所以这里叫裴巷,裴仙公曾经驱除蟒蛇妖精,为民除害,所以人们非常崇敬他……”经过开元寺紫云屏,有人问“这后面是什么巷子呢?”馨月向大家介绍:“这是象峰巷,宋代时它叫‘船舶巷’,明清之后这里的房子变迁,地势变得像大象的头,巷子就好像大象的鼻子,所以大家就叫它‘象峰巷’了。”

许馨月是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其实,她已经是古城新讲古人的“行家”了。她曾经参加第一季新讲古人培训,也参与过《开讲啦,古城》系列活动。活动中,馨月的外婆一直跟在旁边:“孩子很想参加活动,看到招募‘新讲古人’讲解员志愿者,就坚持要参加。之前她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这次才能迅速投入。”“讲解了一天也不会累,因为觉得很有趣,我很喜欢古城、喜欢这样的活动,可以交到很多朋友,以后还会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馨月表示。(记者游怡冰)

 

志愿者保障活动顺利进行 (张九强 摄)

服务

400多名志愿者 助活动顺利进行

细雨纷纷并未打乱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的节奏。赛事的顺利进行,要归功于完备的保障措施及志愿服务。

昨日,首批30名古城讲解员带着数十名讲解员志愿者,分布在西街的大街小巷,为5000名徒步勇士们讲解古城的悠久文化。“此次‘绘旅行’组织了50多名讲解员志愿者,大家都觉得活动很有意义,希望能为徒步参赛者们带来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绘旅行相关负责人蔡珍珠介绍。据统计,活动志愿者达400多人,其中团市委组织208人,市文明办组织100人,社会招募100人,还不包括许多现场自愿加入的。

活动志愿者管理负责人胡尧介绍,此次志愿者管理实行“团队组长责任制”,各个补给点、签到点均有相应的负责人,活动主办方提前召集组长开会,商议确认每个组的重点服务内容、时间、需要的工具等,选配熟悉相应位置的志愿者到点服务,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有效保障活动的进行。

不仅如此,徒步勇士们可以发现,徒步沿线指路标识清晰准确,交通秩序井然,随处都可看到安保、消防、卫生等工作人员待命,交警与相关工作人员在沿途各路口进行交通疏导。据悉,活动保安人数达到360人,医疗保障方面,4辆120救护车和12名随队医生护士为勇士们保驾护航。(记者游怡冰)

商家

人气生意双双爆棚

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如火如荼,参与者的热情燃遍古城,沿途商家们也借势火了一把。

润饼菜、满煎糕、炸菜粿……徒步队伍经过各类小吃店时,不少人停下来买小吃。除了街边的小吃店,各种文创店也收获了满满的人气。

“今年的人气比去年更旺。”在西街肃清门广场的美好生活公益图书馆,负责人技安表示,作为“打卡点”之一,他发现今年的活动有很多外地游客来参与,虽然下起了小雨,但参与者的热情还是很高涨。大家对了解古城有更多的渴望,有人讲解的时候,他们都会认真地边走边听,没有人讲解的时候,技安就会亲自上阵,为大家介绍古城。虽然美好生活公益图书馆是公益性质,但公益更需要人气。昨日的人气爆棚,让技安很开心,他说:“希望有更多人来捐书、看书,共同了解古城。”

“希望大家多驻足停留,而不是匆匆而过,不要直奔目的地而去。请慢下来享受古城的美妙。”在紫云屏后方的芥子书屋旁,十八芝糕点铺子俨然成为一个小小的“古城讲堂”,游客和市民聚集在此,听掌柜老李讲古城的故事。(记者游怡冰)

【编辑:赖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