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县市非遗特色 成为国家瑰宝 奇技传承千年 令人叹为观止
2017-12-15 10:45:36      来源:泉州网

  泉州网讯(记者 曾广太 通讯员 郭飞跃 文/图)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同时是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也是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而闻名于世。

  泉州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星罗棋布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宝贵珍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4个,是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城市,有国家级代表性项目34个(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省级代表性项目89个(数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市级代表性项目218个,县级代表性项目434个。石狮通草画,晋江泥金线画,惠安石雕、惠女服饰,安溪蓝印花布,永春纸织画、漆篮,德化瓷雕等,可谓县县有瑰宝。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涌现出无数富有民俗风情与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千百年来,民间老艺人在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活用多种手法,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报选取展示部分泉州非遗项目。

  ■惠安石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石雕《对话》

惠安石雕《对话》

  惠安石雕工艺起源于汉代。明代以前,惠安石雕以石人、石兽为主,多为圆雕。明代时期,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明清以后,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在全国雕刻艺术中独树一帜。

  惠安石雕以硬质的青石、花岗石为主要原料,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它与曲阳石雕齐名,形成“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钱绍武先生曾说:“惠安石雕传统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惠安石雕现有圆雕、浮雕、线雕、影雕、彩雕、碑石六大类,数千个品种。上世纪五十年代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北京十大建筑物,当代的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中华世纪坛、南京中山陵、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碑、周恩来纪念馆、泉州东西塔、惠安洛阳桥、厦门集美鳌园、台北龙山寺龙柱等建筑均有着惠安名匠的佳作,成为惠安石雕艺术辉煌的见证。

  惠安因此成为“世界石雕之都”。

  ■泉州(李尧宝)刻纸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李尧宝刻纸《仕途登科》

李尧宝刻纸《仕途登科》

  泉州刻纸历史悠久,始于唐,盛于宋。泉州民间每逢春节、元宵和喜庆时节,家家户户剪红刻翠,挂桃符,张古灯,窗户门楣贴团花、粘红笺,显得古雅富丽,喜气洋洋,相沿成习,以迄于今。但传统的刻纸也仅限于此,直到李尧宝的刻纸图案问世,泉州刻纸在艺术上才得到突破性的飞跃。

  李尧宝(1892—1983年)出生于刻纸工艺世家,不但全面继承了前辈的刻纸技艺,而且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板、彩绘等艺术营养,综合运用描、剪、刻、剔等手法,刀法遒劲细腻,线条极富韵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尧宝应用刻纸技法镂空刻制油漆画样稿的办法创造出阴刻图案,深受油漆画同行的称赞并采用;在阴刻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国画白描的特点,又创造出更具观赏性的阳刻图案,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李尧宝也因此成为南方刻纸流派的代表人物,被授予“国家级艺术大师”称号。郭沫若曾赋诗称赞:“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深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

  ■德化瓷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德化瓷雕《咏梅》

德化瓷雕《咏梅》

  德化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瓷器始于宋代,明代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风格,清代烧制工艺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瓷艺中独树一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瓷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烧造的传统瓷器品种发展到数千种。

  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所产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誉。品种有建白瓷(象牙白后来改名)、高白瓷、普白瓷和新开发的色釉瓷等。

  德化瓷雕以白瓷塑佛像最为精彩,佛像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传神。明代何朝宗是德化瓷塑的代表人物。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结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长,以单纯的雕塑美和胎釉材料的质地美而享誉海内外。

  ■惠安影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影雕《绣花女》

惠安影雕《绣花女》

  惠安影雕是惠安石雕的一个类别。惠安的石雕种类繁多,技艺精湛,名贯古今,影雕就是其中最为出色的种类之一,被誉为“中华一绝”。

  影雕雕刻形象逼真,犹如摄影,是以早年的“针黑白”工艺为基础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工艺,在仅1.5厘米厚、磨得锃亮的青石板上,用粗细不同的各种微型钢钎,靠着铅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精心雕琢,相应成像。它不仅能充分表现出原作的真实意境,而且能通过石雕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祖国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国的珍闻异事,尽现在这小小的青石画面上。其雕琢的画面无不纤细入微,超凡脱俗。

  ■永春纸织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永春纸织画《山水图》

永春纸织画《山水图》

  永春纸织画是从中国画发展起来的独特的编织工艺,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家织”。

  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隋灭陈朝,陈后主之子敬台携军队、百工、族人由建康(南京)入永春。宫廷画师把中国画技巧与竹编技巧结合,创造出纸织画工艺。

  永春纸织画制作过程十分精细,有画、裁、织、裱等工序。即先在宣纸上绘图画或写字,随后裁为宽约二毫米纸条作为经线,再配同宽的白宣纸条为纬线,通过特制纸织机,用手工穿梭交织经纬,最后装裱而成。它富有朦胧美,颇有韵味,显得立体、飘逸、圣洁,若隐若现,有雾里看花之感。

  永春纸织画题材多选自民间吉祥图样,常悬挂于厅堂、书斋。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御笔行书十二扇纸织画屏风和黄永源纸织画一幅,中央军事博物馆也收藏有纸织画精品。

  ■安溪竹藤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安溪竹藤编《香韵菠萝》

安溪竹藤编《香韵菠萝》

  安溪竹藤编工艺历史悠久,早在唐末就已相当盛行。宋元时期安溪竹藤编开始向农村普及,而且工艺技术越来越精细美观,农具、茶具、生活用具中属于竹藤编的相当普遍,有篾箍、筛、笼、篱、笠、席、簾、桌椅、盘、筐、箱、斗箕、蒸笼、灯等14类40多种。

  编织是竹藤编工艺品成型的主要工艺流程,是在两向互相垂直的编织材料间相互作挑和压的交织中完成,纵向的线条称之为“经”,横向的线条称之为“纬”,由此延伸变化出多种编织花样来。编织在形式上有立体编织和平面编织两大类,在方法上有密编和疏编两种;不同的编织方法产生出丰富多彩的花样:主要有十字编、人字编、六角编、螺旋编、圆面编、纹丝编这6类普通编织法和穿篾编、穿丝编、弹花、插筋、硬板花、花箍、结、画面编这8类特殊编织法,产品造型丰富,色彩明快、淡雅清新、精巧实用。

  ■泉州(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江加走木偶头《齐眉旦》

江加走木偶头《齐眉旦》

  木偶头(傀儡头)是木偶艺术的角色头部造型。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无名氏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著名的雕刻艺术大师。

  江加走(1871—1954年),11岁开始随父学艺,终生从事木偶头雕刻,把父亲传播的50多种木偶头像和一种叫“平髻”的梳头方式,继承发展创作出285种不同性格的木偶头像,每个头像都有称谓,其雕刻和粉彩的木偶头像超过万件。

  江加走的木偶头是雕刻和粉彩的很好结合,细微的画笔与优秀的刻工,洗练的刀法与精湛的技艺,都堪称一绝。

  江加走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师承、发展了泉州木偶头的优秀传统技艺,锐意求新,创造出众多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因此被称为“木偶之父”。

  ■潘山庙宇木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潘山庙宇木雕传统寺庙构件《八仙吊篮》

潘山庙宇木雕传统寺庙构件《八仙吊篮》

  福建木雕素来与浙江木雕、广东木雕并称为“中国三大木雕”。福建木雕尤以庙宇木雕最引人注目。潘山庙宇木雕在福建庙宇木雕中最具代表性,其传承者累积了丰富的寺庙建筑雕刻经验,并不断革新寺庙建筑雕刻技艺。

  潘山庙宇木雕技艺的源流可上溯至清雍正年间,至今传承不断。

  潘山庙宇木雕的制作过程有工程设计、精量尺寸、木工取材、贴图、雕刻(打坯、修光、开面、磨砂、上色)等工序,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镂空等技法,雕刻佛像、龙柱、门神、神龛等系列庙宇作品,刻工细腻、布局丰满、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内容涉及古代神话、传说、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体现了木雕艺人的精湛技艺。

  ■惠安木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惠安木雕《静夜思》

惠安木雕《静夜思》

惠安木雕《铁拐李》

惠安木雕《铁拐李》

  惠安木雕源于中原文化的雕梁画栋,是依托闽南建筑与建筑雕刻相辅相成而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其具有粗犷、古朴、醇厚的特点,线条流畅,手法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有明显的中原痕迹,又有南方文化细腻繁杂的工艺成分,是南派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

  惠安木雕兴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清末时名师涌现,精品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产业兴起、异彩焕发。宋朝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梁椽上24尊“飞天乐女”,就是惠安木雕的国宝级杰作。

  惠安木雕根据材质不同,分为硬质木雕与软质木雕两大类;早期的惠安木雕主要是佛像和建筑物的浮雕装饰,后来发展成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品雕刻三大类,现在更呈现黄杨木雕、神像金木雕、仿真雕、树根雕等艺种;形式上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等。

  ■泉州(杨氏)锡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杨氏锡雕 《镇国塔》《仁寿塔》

杨氏锡雕 《镇国塔》《仁寿塔》

  中国锡雕艺术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北方以素雕为主,南方以花雕为主,制作祭祀宫灯等用品。其中泉州锡雕技艺又是南方花雕的代表。

  泉州锡雕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从明代起泉州市中心就有一条巷,从巷头到巷尾开设了许多打锡商铺,成为一条打锡专业街道,该巷因而得名叫“打锡巷”,今改名“打锡街”。

  泉州锡雕制作的主要步骤有:开模、铸造、修整、焊接、磨光、整形、贴金、装配、包装等工序。

  泉州(杨氏)锡雕始于1853年的“连发祖铺”,在泉州最具代表性。其锡雕艺术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种类齐全;风格华丽,古朴大方,集传统雕刻、油漆、灯艺、铸造艺术于一体,纹样有缠枝香莲、花雕龙凤、錾花刻字,金银秀色,典雅美观,具有鲜明的闽南风格。

  ■泉州漆线雕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漆线雕《浴火重生》

漆线雕《浴火重生》

漆线雕《蜡石飞龙》

漆线雕《蜡石飞龙》

  泉州漆线雕技艺原为佛雕技艺的装饰工序之一,始于隋代,迄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

  宋元时期,泉州漆线雕受泥线雕等工艺的影响日趋成熟。明以后工艺更为娴熟,表现手法更为细腻,工匠们用堆塑的工艺使装饰部分更富有立体感,并且在漆线雕上贴金箔、入色上彩,使之更加美轮美奂。至清康熙年间,随着民间艺人的研究和创新,泉州漆线雕不断成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近代,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需求,漆线雕被应用于工艺品雕塑,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独特风格的艺术精品。

  传统漆线雕制作工艺是用熟桐油、大漆、砖粉等原料经反复椿、捶、揉、捻,成为富有韧性的漆线土,再用手工搓成细如发丝的“漆线”,运用盘、结、绕、堆等工艺,在坯体上饰出各种图案。其制作工序有设计造型、备料、做底胎、搓线、上漆、贴金等十几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漆线雕作坊及生产基地发展迅速,仅惠安张坂镇就有80多家,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和海外。

  ■泉州佛像雕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佛像雕刻《如意观音》

泉州佛像雕刻《如意观音》

  泉州古称佛国,无论城市或乡村,大小庙宇宫观多元共存。灿烂的宗教文化,为宗教雕刻工匠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施展空间。

  泉州佛像雕刻源起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众多宗教雕刻作坊应运而生。著名的有鲤城的文锦祖铺、西明国;晋江安海的范氏祖铺、庐山国;南安的西佛国、永春的幕后佛雕等,都具有几百年甚至千余年的历史。

  泉州佛像雕刻吸收了来自异域的宗教雕刻内涵,融合了闽南地区的民俗习惯,具有古朴淳厚、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的明显的中原雕刻手工艺的痕迹,又具有闽南文化精巧的工艺成分,与传统的北方建筑雕刻相比,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意向。

  泉州佛像雕刻根据材质不同,可分为泥塑、木雕、瓷雕、脱胎雕等。

  ■泉州丝绸雕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丝绸雕画《富贵图》

丝绸雕画《富贵图》

  丝绸雕画艺术是用雕刻艺术手法在布帛上创作书、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布雕画同时具有布贴画、布堆画、烙画的工艺特点,是一种无法完全复制的精湛手工艺。

  传统的布雕画利用布帛的温感效应,用高温烙铁勾勒轮廓。泉州丝绸雕画以“多层套色布雕”为特色。一方面利用布的纹理、花色、光泽等材质特点对形象进行着色;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运用布帛的温感效应,用烙铁对布帛进行切割、焊接和逐层堆砌,使其集明清时期的布贴画和现代电烙画等工艺特色于一体,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泉州通草花·画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通草取自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成通草。

  通草是一种药材,以通草为材料,经过选料、漂草等工艺,把通草切成薄薄的片,再运用剪、粘等手法,制成通草花·画,其形象逼真、构图别致、色调清新,立体感强,被喻为“东方奇葩”。

  ■泉州纸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纸扎《双狮》

泉州纸扎《双狮》

  泉州纸扎,俗称“糊纸”,已有千余年历史。

  泉州老一辈的纸扎艺人林存忠、陈昌土等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传统纸扎工艺进行改良,探索出与众不同的纸扎艺术。他们把传统的半平面“糊纸”改革成完全立体的形状。或用废旧报纸为原材料,把报纸打成纸浆,再捏成各种形状,然后涂上胶水粘成;或剪纸片,“糊纸”粘贴而成,最后根据需要喷上金色或者灰色的油漆,让作品更坚固,形象更立体,等油漆干后,在作品上摆放一些小配饰。比如山石上配些塑料的绿草,走马粘上自己剪的纹饰等等,让作品更加鲜活。

  泉州纸扎作品仿若一个个石雕,具有花岗岩般的质感,雄厚朴实,惟妙惟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泉州彩扎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泉州彩扎《仙女》

泉州彩扎《仙女》

  彩扎是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仿真艺术。泉州彩扎来源于古时候的糊纸,扎制纸俑,古装戏人物等,已有千余年历史。唐代开始盛行,明清以后迅速发展。匠人们用竹篾子做骨架,用彩纸或彩帛糊裱,通过巧妙的构思和娴熟的技艺,扎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名山古刹和广为流传的戏曲故事。与北京“绢人”、广东“纱灯”并称全国三大美术人形。

  彩扎有“南派”和“北派”之分。泉州彩扎属于“南派”,擅长于扎制戏剧妇女形象。早期的彩扎制作工序为:先扎制骨架,后堆糊裱纸,再装配手脚、头面,依情节、人物、身份和动态,“穿”上衣服,折叠衣纹,加上饰品和道具等。泉州彩扎技艺最著名的老艺人陈天恩在吸收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彩扎进行了改革。他用铁丝替代竹条,做成人身的骨架;用棉花作填充物,真正裁剪花布,做成小衣服,并绣上各种图案,赋予彩扎作品更加生动、逼真的形象。

【编辑:黄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