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坛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2017-12-12 07:32:15      来源:泉州网

诠释多元文化 共享海丝艺术

——来自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的对话

编者按:昨日举行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上,来自德国、法国、美国、乌克兰等国以及北京、上海、台湾等地的艺术家,从不同视角诠释多元文化魅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论坛以“共享的价值——艺术在海丝文化中的多元发展”为主题,下设三个分论题,由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国别代表性的演讲嘉宾从科技、政治、经济、艺术和文化等不同领域进行演讲与对话。本报撷取论坛上的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主旨演讲一

扬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艺术风帆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在昨日的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上,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带来了题为《扬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艺术风帆》主旨演讲,从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播、西方艺术的海路东来、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三个维度阐释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世界艺术交流的重要作用。

“早在秦汉时期,我国的历史文献上就有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记载。历史上的‘海丝’既是商贸之路,更是一条艺术交流之路,将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范迪安说,“今天,我们在泉州这座‘海丝’城市来讨论艺术的交融与创新,是非常应景的,因为早在千年以前,泉州就是东西方文化密切来往的见证。”

“在先后发现的‘南海一号’等‘海丝’沉船上,出土了大量以瓷器为代表的文物。以往我们多从商贸出口的角度看待这些器物的价值,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器物同样荷载着东方的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范迪安说,“虽然当时没有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大幅中国画卷传到西方,但瓷器上对古代中国生活风俗、城市面貌、建筑风格、风景园林的描绘,犹如许多片断构成的中国文化百科全书,让西方人对中国这个东方文化大国有了了解和想象。甚至随着这些器物不断得到西方上流社会的青睐,中国艺术审美也逐渐进入了西方主流文化。”

“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单向的艺术之路,更是一条双向的文化交汇之路。以油画传播为例,在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将油画带入中国,同时期的《程式墨苑》也及时收录了西方绘画;到了清代,随着郎世宁、王致诚等西方画家来华特别是成为宫廷画家,出现了中西结合的绘画样式,描绘了大量花鸟和历史事件,人们发现,原来绘画也能够成为见证历史的形式。”范迪安说,“到了20世纪,更有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滑田友、刘开渠等一代艺术先贤纷纷从海路奔赴西方,学习欧洲的油画和雕塑艺术,也沿着海路将这些西方的艺术形式带回中国。”

“纵观海上丝绸之路的艺术传播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文化的传播遵循这一个循环,即文化形态—文化传播—文化理解与感受—文化融合—文化创新,最后再回到文化形态。”范迪安说,“如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向世界伸出了友谊的双臂,传递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这样的新语境下,艺术的传承、交融与创新将为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作出新的贡献。”

“在泉州,已经建起了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小岞美术馆等独具特色的艺术空间,为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下一步,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空间,进一步推动传统资源的现代转换,加强艺术传承与创新,引进优秀国际艺术,传播中国艺术创造,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在新时代,高高扬起海上丝绸之路的艺术风帆。”□记者 郭雅莹

主旨演讲二

“我的音乐早我一步来到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迪迪埃·马洛安尼 法国电子乐团“太空乐队”(SPACE)创办人、作曲家

学习音乐,学习各种形式的艺术,这是全球所向往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借助声波,借助特定的结构传播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古典主义音乐的力量可以超越国界,超越社会阶层,跨越不同文化背景,进入到每个人的心中,最终融入人们的意识,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古典主义如果没有不断更新,它就会走向消亡。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古典主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创新和演化的步伐。钢琴成为18世纪一个重要的基础乐器,20世纪50年代,合成器出现,著名的马特诺声波引领我们走向新技术和艺术的整合。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摇滚乐把流行乐和古典乐进行结合。在法国,音乐家皮尔·亨利与莫斯利贝加合作,创造了电子流行乐和现代音乐形式。虽然我并不清楚所谓的这些事实,但在我离开音乐学院,开始演艺生涯时,我不知不觉地被它影响了,太空乐队应运而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技术可以对创作产生影响。在1970年,我买了一台合成器,当时,它只用于录音室,需要频繁地调音。合成器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但当我开始使用合成器进行音乐创作时,我瞥见了巨大的可能性。

从那一刻起,我不由自主地受到了太空乐队的音乐的吸引。首先,它代表宇宙概念。同时,我越来越了解这种音乐的技法,知道如何通过合成器创造更为观众所喜欢的音乐。这种音乐有神奇的力量,能够跨越地域,直指人心。当时处于冷战时期,人们的冷战思维仍然根深蒂固,但我的音乐却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的第一个曲子《Magic Fly》在苏联大受欢迎。我的音乐迎来了发展好时期。

我了解到,我的音乐已经早我一步来到中国。20年前,我的音乐被运用在中国电视节目《动物世界》中,并将用于2018年在中国及全球影院上映的同名电影中。音乐的传播速度比人类的脚步更快。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很高兴能够与中国的交响乐队进行合作,希望未来能和中国有更多的交流机会,甚至能够在中国的太空空间站上进行音乐交流。 □记者 许雅玲 整理

分论题一

不同的创造——新海丝语境下的多种可能性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历史之路,更是一条文化发展之路。

在历史上,它连接着中外贸易往来,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在当下的“新海丝”语境下,它又将发挥什么样的新作用呢?昨日上午,在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的分论题一部分,来自音乐、建筑、影像、视觉艺术、戏曲艺术等艺术门类的多位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围绕“不同的创造——新海丝语境下的多种可能性”深入讨论。 □记者 郭雅莹 许雅玲

打造一部代表中国的“南音交响”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关峡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作曲家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事实上,当我们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古丝绸之路起始于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背后是文化沟通,文化才是真正贯通“一带一路”血脉和经贸的重中之重。

过去三年,我们乐团在新海丝语境下的交响乐创作创新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我们选择福建省作为地理上的切入点,选择南音和交响乐的结合作为音乐文化上的第一个切入点。南音保留着古乐器的特征,2009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流传在闽南地区、港澳台地区,还流传到东南亚国家,形成了一个约五千万闽南人的南音文化圈。我们从建立话语体系入手,搭建演出平台,交响乐创作很艰辛、周期很长,传统文化必须经过转化才可以生成一种新的形态跨出地域,让更多观众欣赏。再者建立基地很容易,但是建立起来做什么?我们做三件事:第一是“常过来”,我们经常组织作曲家采风;二是“抓作品”,这个是核心。南音交响是这两年的重中之重,我们会精选组合,最终打造一台可以代表中国的南音交响,希望有机会把南音交响带到泉州,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球;三是“多反哺”,让闽南人检验我们的作品,享受我们的成果,帮助我们精益求精。

我们希望能够吸引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作曲家到我们的基地采风,希望与海丝沿线国家密切协作,促进文化产业互鉴共赢,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寻找艺术根源再创造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朱锫 朱锫建筑事务所创建人,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先从元代画家高克恭的一幅自然山水画的感悟说起。

此画中,自然景观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全部,仅角落有一点人工及其文明的痕迹,这就体现了“自然为大”的态度。在中国的视觉艺术中,特别是山水绘画都相对抽象,主要是关于经验和感悟的再创造,画面中常常出现大量的留白,实际上展现的是一种有无和虚实的关系。

绘画如此,建筑亦然。自然建筑不是景观建筑,也不是绿色建筑,不是指狭义的自然,而是一种自然的态度,是探究建筑背后自然建构的法则以及建筑与特定的地域气候、地方文化之间的一种“血缘”关系。通过这样的思考,我们可以寻找到建筑最基本原始的建造道理,并赋予建筑以自然观以及经验为主导的中国的艺术精神。

之前我设计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大理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泉州海丝公园“绿房子”山园,都是我在自然建筑领域的实践。山园的设计源自中国园林。实际上,当代和传统园林给人的感受,就是在一个很闲暇的时光行走的经验,山园就是想还原这种体验。很难说这是一个亭台还是一个建筑,但它有阴影,有小的院落,能够营造一个小的微气候,就如同夏日炎炎里泉州老民居院子里有的凉风习习一般。

所以我认为,自然建筑主要就是寻找根源与再创造。我觉得中国的文明和西方的文明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今天所有的艺术、建筑、音乐都有着自身的传统根源、文化根源,但如果要创造“新海丝”语境下的新可能,就需要在寻找根源基础上再创造。

泉州象征阳光、开放、勇敢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尔冬强 上海尔冬强丝绸之路视觉文献中心理事长,香港中国通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我的丝绸之路故事从2000年开始。多年前,我在泉州博物馆看到一面船舶旗帜,从此,这面旗帜就在我的生命中飘扬。“泉州”二字于我而言,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概念,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象征着中国人阳光、开放、勇敢的精神。说到这里,我想为泉州鼓掌。

敦煌50多个洞窟的70多幅壁画中,有100多条舟船。古代先人为什么有这么丰沛的生命激情和广阔的生存空间呢?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就是中式帆船技术和中国航海术。我认为这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中式帆船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是领先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很久以前,全世界只知道两个著名港口,一个是亚历山大港,一个是刺桐港,也就是今天的泉州港。在大航海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是中国人和阿拉伯人活跃在海上,驰骋世界。一条大船进港靠岸,就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发布会,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组成了港口城市多元共生的文化景观。我希望,泉州能够在古帆船研究领域里投入更大热情。

除了古帆船这个物理遗存,更多已经消失的东西是记录在人们记忆深处的。所以这些年,我也在做一些口述历史,来打捞一些历史的记忆。重走完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后,我办了《一个人的丝路》展览,我希望,有一天能在泉州这样一个伟大的城市举办个人海丝汇报展。

文化交融应尊重当地传统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加里·希尔 美国当代艺术家

这次来参加这个论坛,我似乎有些“不合群”,但是我还是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融入海上丝绸之路艺术交融的讨论中。

在这里我想分享三个我在视频艺术创作中的尝试,分别围绕词汇、社区记录、人与人面对面主题。我所创作的艺术与其说用于审美或其他公共效能,不如说是一种思想表达工具。

其中一个视频是我在2001年7月拍的,有点像纪录片,概念援引了手风琴的开合效果,以画面、黑屏相间出现的方式,通过调整画面、黑屏的出现时间来达到拉伸时间、空间的效果。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人,他们有的很友好,有的显现敌意。通过视频的表现,这种情绪和感受被放大,更加直观。

还有另外一个视频是我在西雅图拍的,这过程中我还认识了一位印第安人马丁·科斯伦,通过创作,我和他因缘际会,有了一段难忘的友谊。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感受了很多,看到了很多关于艺术追求的坚持和理念。

在这些年深入全球多个国家城市的不同社区进行文化考察和艺术创作后,我对当代文化和传统自身文化血脉都有了深刻反思,我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的交融都要建立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要保持文化互相平等,才能达到文化交流的最佳效果。

向世界展示泉州戏曲艺术

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发展论坛举行

王仁杰 著名剧作家、福建文史馆馆员、一级编剧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全世界最独特的,福建是戏曲大省,泉州是戏剧之乡。中国现存最古老戏曲剧种之一的泉州梨园戏,在明代时就有往琉球演出的记载,如今更是常应邀到法国、希腊、日本等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及高度认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力军之一。

可喜的成绩下,我们也看到三种现象,第一,对外演出多以木偶、皮影等没有语言障碍的剧目,或改编西洋经典剧目为主,许多中国优秀传统剧目未能介绍给外国观众;第二,当地很多观众是华人华侨,“洋”观众比较少;第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演出,都是不赚钱的。虽然这些现象近几年有所改观,但仍然不尽如人意。除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外,中国戏曲工作者缺乏文化自信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许多中国观众对戏曲存在种种误解,诸如戏曲观念落后、节奏缓慢、程式僵化等等,但在国外同行看来,却是中国艺术独特的感染力所在。

我们需要向有着辉煌成就的西方戏剧学习,但也无须妄自菲薄。我分享一个小故事。三年前,在巴黎MC93剧院,300多名观众欣赏泉州梨园戏剧团赴法巡演的首场剧目《董生与李氏》。演出结束后,台下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演员反复谢幕10次,长达8分钟。首演结束后的庆功酒会上,法国MC93剧院经理、著名导演帕切克·索梅尔先生双膝下跪,盛赞泉州梨园戏艺术,以及曾静萍、龚万里两位主角的表演,“达到了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外国人热爱并理解中国戏曲到这个地步。几位欧洲同仁说,你们的戏表达的是人类共同感情,但表达得更美,值得欧洲戏剧家学习。美和爱没有国界。我想,我们应该增强文化自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走出国门,拿出体现独特民族特色、中华文化精神的作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编辑:赖闽荣】